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 > 行业动态 > 正文

搭载不同“触角” 天上飞也能水上漂 无人机应用拓展“新航线”

性质:转载 作者:李都 来源:南京日报 发布时间:2021-03-15 0评论
      3月10日,阳光明媚,大翼航空的无人机飞手陈方明和往常一样,和两位同事早早来到某化工企业,当天他们的任务是为厂区的7个地块进行无人机3D建模。“客户正在进行厂区的信息化建设,3D建模后对于安全生产和封闭管理都会有极大帮助。”陈方明介绍,最近一段时间,公司接到的类似业务越来越多,无人机航测凭借快速高效、机动灵活、成本低等优势,正慢慢颠覆传统测绘的作业方式,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。

  上午九点,陈方明在一台白色的小型无人机上安装了测距相机,随后无人机升空。“现在是在做准备工作,这台无人机升空后,要测量该区域最高建筑物的高度,根据这个高度,才能设定3D建模的路线。”陈方明表示,这是为了作业安全,避免无人机撞上高空建筑。5分钟后,小型无人机落地,遥控器上显示的最高建筑物是142米。一旁,另一台黑色的大型无人机正蓄势待飞,机身搭载了一台最新款的高清相机,陈方明按照142米的高度设定了航线,随着嗡嗡嗡的声响,航测作业正式开始。

  这是一处2万平方米的厂区,内有厂房、仓库,还有一些存放化工原料的铁罐,从无人机拍摄的照片上看,所有建筑物都清晰可见,将照片放大,甚至能看到停放在厂区外汽车的牌号。短短25分钟,无人机在拍摄了160张照片后,开始返航。

  从测距开始到拍摄结束,只不过半个小时。陈方明介绍,无人机3D建模从2019年开始普及,当时的效率还没有这么高,主要原因就在于搭载的相机不断升级。现在的相机,可以在空中自动调节角度,在每一个点位上,都能从上、左、右、前、后拍摄5张照片。而过去的相机不具备这种功能,要手动调节相机的角度,也就是说建一次模需要飞5遍。

  当天的7个地块大小相近,每一处的建模时间都不超过半小时,下午一点左右,所有的无人机拍摄工作已经完成。“后期用专业的建模软件对照片进行处理,明天就能完成3D建模,把模型交给客户。”陈方明说。

  在大翼航空,有20多位像陈方明一样的无人机飞手,他们每天操控着不同的无人机,服务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。

  “在每一个应用领域,无人机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搭载的传感器上,这些传感器就如同无人机的‘触角’,不断拓展无人机的应用方向。”大翼航空飞行服务部负责人王申介绍,比如搭载红外线相机,可以进行无人机的野外救援;比如搭载测量水流速度的装置,可以为防汛预警;再比如搭载超高清相机,可以进行河道巡检……

  当前无人机应用领域之广,不仅可以天上飞,也能实现水上漂。王申向记者展示了一段无人机进行河道巡检的视频,无人机贴在水面上飞行,重点监测沿河两岸各处排水口的情况,通过清晰的画面,很容易就能发现问题。“从这个应用就能看出,无人机在推进长江大保护方面,比人力检查的效率要高出很多。”王申说。

  在无人机应用领域,流传着一张树状图,涉及26个行业的100多个细分市场,除了大家熟悉的农业植保、影视拍摄等之外,还有消防的城市灭火、水利的水域监测、物流的低空运输、公安的犯罪追踪打击,甚至现在还出现了载人飞行实验。作为我市无人机应用的“领军企业”,大翼航空正在无人机应用领域深耕细作。

  “南京大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2015年落户江北新区,从一家初创型企业走到今天,已经迎来了发展的快车道。”公司总经理季鸿介绍,2020年,公司的营业额超过3000万,从今年的势头来看,将达到6000万,明年的目标是破亿。“公司飞速增长的业务,也说明了无人机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。”季鸿说。

  去年年底,南京市入围全国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名单,目标定位是综合应用拓展,大翼航空作为为数不多的民营企业成为试验区的参建单位。季鸿表示,当前无人机的硬件市场已经非常成熟,国内的大疆无人机不仅在全国,即便在全世界也占据了近七成的市场份额,南京市发展无人机产业,要将发力的方向放在无人机的应用上,无论是搭载传感器的硬件,还是拓展各种应用场景的软件,这一块的市场都大有作为。

  南报融媒体记者 李都

网友评论
文明上网,理性发言,拒绝广告
0条评论

请您留言